天气热了说说那些需要冷藏的药物
来源:临床用药
曾经的山东问题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以致酿成全国性的医疗危机。那么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对于冷链管理知多少呢?
除了疫苗,还有这些临床常用药物需要冷藏,你都注意到了吗?
什么是冷链?在药品供应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贮藏保管,而冷链是指为了保持药品的品质。
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始终使其处于恒定的低温状态的,一系列整体冷藏解决方案、专门的物流网络和供应链体系。
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对于冷链药品都是有影响的,影响药效发挥、破坏剂型、毒性变异等。
其中重要的就是不间断的保持低温、恒温状态,使冷链药品在整个物流过程和使用单位单位,都符合冷藏要求而不「断链」。
需要全程2~8℃不断链。
而临床中,除了至关重要的疫苗以外,还有很多冷链药品。
对于这类药物大都都具有多肽或蛋白生物结构、对温度极度敏感,以血液制品、各种胰岛素、抗生素、生物制品等为主。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对于温度的调控,太高不行,太低到冷冻层也不行。
这是因为蛋白多肽类药物,可在冷冻后变性,失效。脂质体,微球类,冷藏后变质,制剂的性质改变,如果凝聚成大颗粒,注射后可能阻塞血管。乳剂,冷冻后设置会出现破乳现象,而混悬液,冷冻后可溶液分层,药液均匀度发生改变。生物制剂生物制剂因其活性成分易变质、分解,所以均要置于冷处保存。
1.白细胞介素-11
白介素-11是一种新型血小板生长因子,为免疫增强药。
临床上常用于预防非髓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血小板减少症,也可用于骨髓移植时促进血小板数量增加等。
贮存方法:2~8℃避光冷藏。
需要注意的是溶解后的药品在2~8℃下冷藏或低于25℃室温环境中3小时内用完。
2.干扰素
临床上常用的干扰素主要有干扰素α-2a、干扰素α-2b、干扰素1b等,都是通过基因重组后的高纯度蛋白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性疾病,如乙肝、丙肝及带状疱疹等,也用于治疗肿瘤性疾病等。
贮存方法:2~8°C条件下储存,需要注意的是切勿冷冻,避免剧烈摇动和阳光直接照射。
注射前,可将重组集成注射液置放到室温。并肉眼检查有无微粒物质或变色;若有则不应使用。
3.胰岛素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等,都需要冷藏保存。
贮存方法:2~8℃避光冷藏,最好贮藏于冰箱中,切勿放置或接近冰格。
如果最近要用的胰岛素无法冷藏,则应尽量放于阴凉处,避免光照和受热。使用中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保存一个月。
4.垂体后叶素
垂体后叶素是由动物脑腺垂体中提取的水溶性成分,含催产素和加压素。
贮存时需注意密封、遮光,在冷处(2~10℃)保存。
5.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临床用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可用于预防麻疹和传染性肝炎等。
值得注意的是免疫球蛋白只限于肌内注射,不得用于静脉输注,静脉注射液只能作静脉滴注。
如需要,可静脉滴注或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2倍作静脉滴注,开始滴注速度1ml/min,持续15分钟后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最快不得超过3ml/分。
2~8℃避光保存
前列地尔
前列地尔系外源性前列腺素E1,是一种血管扩张药及抑制血小板聚集药,临床常用于慢性动脉闭塞症引起的四肢溃疡及微小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四肢静息疼痛,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等。
用法用量为静脉滴注,一日-μg,也可一次将10μg本药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直接静脉注射,一日1次。
遮光,0-5℃保存,避免冻结。
化疗药物1.长春新碱
长春新碱为主要作用于M期的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癌、肾母细胞瘤等,也可用于乳腺癌、小细胞肺癌、宫颈癌等的治疗。
临用前加适量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静脉注射或静脉冲入,一次按体表面积1-1.4mg/m2,或按体重一次0.02-0.04mg/kg,一次量不超过2mg,每周一次,一疗程总量20mg。
2.奥曲肽
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环状化合物,为天然生长抑素的同系物,具有与天然内源性生长抑素类似的作用,但作用较之更强且更持久。
保存于2-8℃冰箱中,防冷冻和避光。需每日使用时,安瓿和多剂药瓶可分别于30℃和25℃以下储存2周。超过包装上所印制的有效期(==EXP)后不应再使用。
抗菌药物1.头孢哌酮钠
头孢哌酮钠为半合成的注射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强。
临床常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胆道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的治疗。
有相关实验表明,温度对头孢哌酮钠含量的影响比较大,头孢哌酮钠高温下可能会造成药品有效成分分解而产生一些其他的化学变化。
因此,头孢哌酮钠原粉或粉针均应于冷处储存。
2.头孢硫脒
头孢硫脒为我国研制的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有抗菌活性。
临床常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腹内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
因高温会影响头孢硫脒的药效,因此头孢硫脒应置于冷处保存。
其他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及其不稳定,遇氧化物、碱类、光线及热均可分解变色,因此需避光冷处储存,若其水溶液暴露于空气及光线中即分解变为红色,不宜使用。
维生素K1
维生素K1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所必需的物质,临床上常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及新生儿出血等。
维生素K1需置于冷处保存,但是一定要避免冻结。
需要注意的是,如有油滴析出或分层则不宜使用,可在遮光条件下加热至70~80℃,振摇使其自然冷却,如未见异物正常则仍可继续使用。
上面的冷链药物get到了吗?
当然还有很多种药物需要置于冷处保存,只有严格按照规定储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让悲剧不再重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zl/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