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什么鱼都配得上三文鱼三个字彩
中国的水产业界上月制定全新《生食三文鱼》标准,允许将彩虹鳟(RainbowTrout)标示为三文鱼(Salmon)贩售,引发全球争议。
加国法规则说,彩虹鳟就是“钢头三文鱼”(SteelheadSalmon),但不可直接简称为“三文鱼”(Salmon),只有大西洋三文鱼(AtlanticSalmon)有资格直接简称“三文鱼”。但彩虹鳟确实和多种三文鱼是亲戚,连本地的三文鱼基金会,都将彩虹鳟和三文鱼排在一起。
那到底被中国标示为三文鱼的彩虹鳟能不能生吃?日本人说:“大部分鳟鱼做成的鱼生并不好吃!”但有一点毫无争议,彩虹鳟有寄生虫,生吃有风险。
彩虹鳟在中国已经被允许标示为三文鱼出售
针对这次中国水产业界的标示争议,本地海洋保护独立机构OceanaCanada发言人JuliaLevin表示,每一个国家对于鱼类标示的规范皆有不同,目前并没有一个通行全世界的标准,国际现行的鱼类标示其实相当复杂。
对于中国将彩虹鳟标示为三文鱼,她称这种情况其实加拿大并不陌生,因为该组织已发现加国有人将彩虹鳟包装成Sockeye三文鱼来贩卖。但她认为这类情况并不一定是“海产诈骗”(SeafoodFraud),很多时候只能算是“误标”(mislabelling)。
彩虹鳟可称钢头三文不可简称三文鱼
JuliaLevin解释,按照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anadianFoodInspectionAgency)现行的海产标示法规,彩虹鳟是鲑科大马哈鱼属的OncorhynchusMykiss,可以合法称之为“钢头三文鱼”,但不能单纯称其为“三文鱼”。
JuliaLevin透露,根据加拿大的规定,仅有大西洋三文鱼可以直接用“三文鱼”来称呼。其余像是Sockeye丶Pink丶Chinook丶Coho丶Chum等品种,在标示时都不可简称为“三文鱼”,需要注明品种。
不过大西洋三文鱼为鲑科鳟属(Salmon),与彩虹鳟的鲑科大马哈鱼属(Oncorhynchus)不同。卑诗省盛产的Sockeye三文鱼,学名为(OncorhynchusNerka),与彩虹鳟才是更近的“亲戚”。
OceanaCanada目前正在全球推动改以科学分类来称呼海产,赋予鱼类“一鱼一名”,设法解决“误标”及“海产诈骗”的情形。
彩虹鳟回游习性和三文鱼相同
联邦渔业及海洋部海洋科学生物学家PaulGrant指出,OncorhynchusMykiss品种的鳟鱼习性类似三文鱼,部分游入海洋中,体型会变得较大,颜色也会发生变化,这些便会被称为“钢头”(Steelhead)。
“钢头”会像三文鱼一样,由海洋回流至河川内产卵繁衍下一代。与三文鱼不同的是,三文鱼产卵后便会结束生命周期,但“钢头”产卵后还会继续生存,部分留在河川中,部分游回海洋。
将彩虹鳟切片和三文鱼切片摆放在同一个盘中,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两周与纹路、颜色上的区别(左为彩虹鳟鱼,右为三文鱼)
PaulGrant透露,没有移居至海洋,一生都留在河流中的那些鱼,则会保留原本的体型和颜色,这些便是所谓的彩虹鳟。
太平洋三文鱼基金会(PacificSalmonFoundation)的网站中,也将“钢头”列在三文鱼中,不过有注明这是一个“很受争议”的品种。
淡水鱼污染严重鳟鱼鱼生不好吃
本地日裔开设的海鲜批发公司Seaborn门市主管Chris表示,像是樱鲑(CherrySalmon)等部分品种的三文鱼,在日本确实也是以鳟鱼称之。他称日本确实有鳟鱼鱼生,但并不常见,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鳟鱼做成鱼生并不好吃。
彩虹鳟鱼生虽不是绝对不能吃,但好不好吃有时另外一回事
Chris透露,日本人并非不吃淡水鱼的鱼生,而是因为近代河流污染严重,才让日本人不愿吃淡水鱼生。他称在原生态的深山,一些在完全没有污染的河川中生长的鱼,少数日本人还是会捕来生吃。
鱼生必须急冻杀虫家用冰箱办不到
卑诗疾病控制中心(BCCDC)强调,任何鱼类生吃的风险皆比煮熟要高,就算用盐腌渍也难以清除所有的寄生虫风险,因此建议市民避免进食生鱼肉,除非鱼肉提前经过冷冻处理。
加国目前对鱼生的规范,要求鱼肉必须经过零下35度急冻至少15小时,或是零下20度急冻至少7天,以达到消灭寄生虫的目的。这些冷冻规范皆是以鱼肉内部彻底冻透为准,一般家用雪柜冷冻库难以做到。
本地市场贩卖的整条大西洋三文鱼
换句话说,游水活鱼现切出来的“鱼生”虽然新鲜,但急冻过的才是安全!
人体渗透压等同淡水淡水寄生虫能生长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品加工及储藏工程系主任陈舜胜表示,海水鱼体内的线虫等寄生虫,因为海洋渗透压与人体差别极大,进入人体后无法生存,因此对人体的危害较小。但淡水鱼体内常见的肝吸虫等寄生虫,因为人体内的渗透压与淡水类似,因此较易在人体中存活,生吃的风险较大。
明报加西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jj/3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