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大雪冰冻,你知道现在蟹塘都出现了

—首届全国渔医大会火热招商—

3月份,蟹种将开始下塘后的第一次蜕壳。本月气候特点是雨水渐多、气温很不稳定,倒春寒天气较为常见,对虾蟹蜕壳影响很大,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虾蟹蜕壳不遂现象。今年,受1月下旬大雪冰冻天气影响,部分管理不善的塘口可能会出现虾蟹苗种冻伤现象,并在第一次、第二次蜕壳时表现为蜕壳不遂。

目前,根据我们走访的塘口情况来看,大部分塘口虾苗和蟹苗已经下塘。从管理上看,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水位过浅,水质清瘦,青苔滋生;

二是围网面积过大,给后期水草管护和虾蟹生长管理造成困难;

三是蟹种包装运输方式落后,造成苗种之间相互挤压相互伤害,人为影响了蟹种成活率;

四是投喂方法不够合理,虾蟹体质亟待恢复。

针对存在问题,建议如下:

加深水位,保持板田水位达到40-50厘米

水温和溶氧是影响虾蟹生长的两个关键因子。对于虾蟹养殖来说,昼夜温差不宜超过5℃,水体溶氧不宜低于5毫克/升。水位过浅,池塘昼夜温差接近于气温变化,容易引起虾蟹应激反应。同时,由于螺蛳、青虾、河蟹集中在面积仅为池塘总面积1/5左右的蟹沟内,生存环境恶劣,溶氧不足,养殖水产品之间抢食、残杀现象严重。加上肥水引起的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理化指标的剧烈变化,加剧了虾蟹的应激反应。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板田提前上水,可以轻松避免。

围网面积控制在池塘总面积的40%左右

给虾蟹、螺蛳预留充足的生长和活动空间。围网面积过大,在虾蟹二壳以后将面临“拆网怕水草保不住,不拆怕虾蟹保不住”的两难选择。围网面积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由于充分考虑了虾蟹生长和活动空间,养殖户可根据水草生长情况灵活掌握拆网时间。

水草品种要求多样化,水草覆盖率控制在50%左右

鉴于近年来单一种植伊乐藻对虾蟹生长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建议养殖户要提前谋划,做好安排。池塘水草品种最低不少于两种,可以沉水植物组合(伊乐藻、扁担草、轮叶黑藻、金鱼藻),也可以尝试“挺水植物(莲藕)+沉水植物”、“浮叶植物(空心菜、水花生)+沉水植物”组合模式。总的目的是营造“水下森林”,为虾蟹提供最佳生长环境;总的要求是水草覆盖率不超过60%,高温期水草不腐烂变质,不对虾蟹和环境构成负面影响。

改进蟹种包装和运输方式,避免蟹种之间相互挤压伤害

尝试“框”式包装运输,避免蟹种间相互挤压,尽可能减少蟹种趾尖和颚齿对相互间的伤害,尽可能减少挤压码垛对蟹种内脏的伤害。

强化早期肥水,抑制青苔发生

选择晴好天气,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经常肥水,保持池塘水质“肥活嫩爽”。在肥水材料的选择上,以生物有机肥为主,尽量避免使用化肥和未经发酵腐熟的粪肥。针对已经滋生青苔的塘口,可结合腐植酸钠和“草爽”等安全型的杀青苔药物综合处理。

强化前期喂食,尽快恢复虾蟹体质

经过一个冬季的越冬,特别是今年的大雪冰冻天气,对虾蟹的体能消耗较大。为提高虾蟹下塘成活率,避免严重蜕壳不遂现象,需强化前期投喂,以高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配合饲料和新鲜的野杂鱼为主,尽快恢复虾蟹体质。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虾蟹体重的1%~2%,考虑到螺蛳的消耗,可适当加量;野杂鱼的日投喂量为虾蟹体重的2%~3%。具体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应根据天气变化和虾蟹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既要避免浪费,也要保障虾蟹的正常营养供应。生产中,可通过适当泼洒维生素或葡萄糖离子钙,给虾蟹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体理化指标相对稳定

经常对养殖用水的pH值、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和水温进行检测,并通过换水、解毒、改底、增氧、加水保温等方法适当处理,保持水体理化指标相对稳定,避免水体理化指标剧烈变化引起的虾蟹应激反应。

做好病害预防和灾害性天气的应急处理

3月份常见的虾蟹疾病有烂肢、黑鳃、红腮、水肿、纤毛虫等,可通过杀虫消毒处理。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是“倒春寒”,可直接导致虾蟹蜕壳不遂,可通过提前加水保温,泼洒维生素、葡萄糖离子钙抗应激处理。

三月份是河蟹养殖的初始阶段,加强养殖早期的管理是确保养殖成功的关键,该阶段河蟹池塘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解毒:

降低或消除清塘药物残留、重金属物质(硫酸铜等)的毒性,消除有毒物质对蟹苗的影响。如蟹苗爬网,上岸甚至死亡。

主要措施:

(1)用解毒剂消除水体中的药物残留和重金属的毒性。

(2)全池泼洒拜激灵提高蟹苗体质和抗应激能力。

肥水: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要求水体保持有一定的肥度,不能瘦水养蟹,这对提高产量及其上市规格是很重要的。

养殖前期肥水可以培养河蟹的天然饵料,提高水体的光合作用能力,为水体提供足够的溶氧。同时还可以促进水草生长,预防青苔的发生。

主要措施:

生物净水剂+有机肥全池泼撒,视情况10天后再用一次。

种草:

水草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水草是整个水体保持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既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又可以吸收水体中有机物质净化水质。

其次,水草可以作为河蟹的饵料和栖息场所,高温季节起到调节水温的作用。

主要措施:

(1)施肥:有机肥或颗粒肥。

(2)保持水草清爽:用生物净水剂可以使水草保持清爽状态。

螺蛳投放:

投放螺蛳是河蟹生态养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螺蛳不仅可以为河蟹提供鲜活的动物性饵料,而且可以摄食池塘中的有机颗粒,滤食浮游生物,起到清洁水体的作用。

主要措施:

视池塘水质情况,采取分批投放的方法,一般以每亩-斤为宜,过多水质清瘦。影响河蟹脱壳生长。

第一次蜕壳:

蟹苗下塘后的第一次脱壳是整个成蟹养殖中关键的一环,不仅影响蟹苗的成活率和收获时的回捕率,而且对河蟹的体质和养成规格具有较大的影响。

河蟹脱壳时对钙、磷等微量元素和体能有较大的要求。

主要措施:

(1)速补全池泼浇,为河蟹脱壳补充足量的钙、磷等微量元素。

(2)拜激灵全池泼撒,为河蟹脱壳提供充足的能量。

饲料投喂:

放苗后根据水温应尽早投喂,以利于蟹苗体质恢复和生长,水温10℃以上时即可开始投喂,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增加,河蟹养殖的饲料投喂通常贯彻“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所以养殖前期,扣蟹下塘后,投喂的饲料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如小鱼,螺狮等),或者投喂含蛋白高的配合饲料。

早期投喂充足的动物性饲料或高蛋白饲料有助于大规格蟹的成长。

例牌声明:本文提到产品均与平台无任何利益关系,仅供参考。

转载声明xihangjia-ncbd

来源

中国水产门户网、科学养鱼(作者:安徽省当涂县大陇镇农业服务中心严爱平),转载请注明出处。

报价请联系小编,小编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多少钱
北京中科白瘕风是几级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jj/375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