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戛纳引超百人愤怒离场,却又好评不断,

汉尼拔。

无疑是影史上最著名的变态狂魔!

他拥有超凡智商和高格调品味,是知识渊博的精神病学专家。

在优雅的背后,却有着食人肉的恐怖嗜好。

冷血残酷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然而,没有最变态,只有更变态!

随着一位电影疯子的回归,疯狂级别被再度刷新。

它就是今年最饱受争议的——

《此房是我造》

争议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观众席。

在戛纳首映时,原本座无虚席,谁知没等放完,就有超百名观众离场。

原因很简单:有些情节太过恶心。

图片来源于电影网

比较典型的一个桥段是,主角猎杀儿童。

枪口之下,年幼的孩子像小鹿一般,成为狙击的目标。

简单直接的爆头场面,挑战着观众的道德底线。

要知道,即使在欧洲艺术电影里,虐童情节也极为罕见。

但神奇的是,除了争议大,它还口碑好。

首映坚持留下的那波观众,在散场时自发起立鼓掌,长达六分钟。

在国内外网站的评分也还不差:

豆瓣7.7。

imdb评分7.2。

其实,出现这样的两极化,一点儿也不奇怪。

因为导演是拉斯·冯·提尔。

他人称拉斯·疯。

靠卓越的才华征服世界电影圈,获奖无数。

以一部《黑暗中的舞者》问鼎金棕榈奖,对手中有王家卫、姜文等华语大佬。

《反基督者》和《忧郁症》贡献出两位戛纳影后。

此外,大众叫得上名字的代表作也有一大把:

《女性瘾者》系列、《狗镇》、《破浪》......

有才的人貌似都有点儿特立独行。

他的作品向来放荡不羁、无敌重口、尺度极大,直抵人性深处。

而拉斯·疯因为那张没把门的嘴,更是惹了不少岔子,被戛纳封杀数年。

事实证明,此次回归,他依旧没变。

还是以前的那个疯子。

影哥友情提醒,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小伙伴,谨慎挑战哈。

延续《女性瘾者》的风格,全片背景音充斥着大量夹杂着各种哲学理论的对白。

对话的两个人分别是杀人狂魔杰克,地狱使者维吉尔。

通过对话,杰克回忆了自己在十几年间,杀害至少61人的经历及自己的心路历程。

并从中选取5个故事,还原场景——

一次,他开着红色轿车被一位女士拦下,那人拿着坏掉的千斤顶,请求搭便车到附近的修理铺。

上车后,女士喋喋不休,对杰克冷嘲热讽。

说荒郊野外,女孩孤身一人上陌生人的车太危险,说杰克像杀人犯。

你长得很像连环杀手,这种货车也很适合藏尸,如果你真的是杀人犯,那我可怎么办呢。

完了还问,你生气了?

相信那时,杰克有一万句卧艹要讲。

不过,他还是忍住了。

谁知,到了目的地女士变本加厉,让杰克在外等,再把她捎回去。

虽然一脸无奈,杰克还是同意了。

结果回去的路上,女士的“玩笑话”没有停止,还越来越嗨。

她不断挑衅,“你怂成这样,不可能有胆杀人的。”

话音刚落,杰克抡起了手边的千斤顶,朝着女人的脸砸去。

第一个故事结束,杰克身上流露出的恶愈发明显。

杀人没有理由,手法也越来越大胆。

开车随机选择一个小区,随机选择一家住户。

他冒充成保险公司的人,谎称能帮其让退休金翻倍。

女士听了立马心动,让杰克进屋。

紧接着,杰克就掐死了她。

最后,还不忘再补上一刀。

还有前文提到的猎杀游戏,他硬是把前来体验打枪的母子三人当做目标。

逐一击毙后,将其和猎物摆在一起。

于是,有了下面诡异的一幕。

这还没完——

把割下的女人的乳房缝制成钱包;

为拿到一颗子弹,爆头曾经的老友;

抓几个陌生人交错排队,实验一颗子弹能穿透几个人的脑袋。

考虑到观感,图片就不放了。

杀了这么多人还没被抓,难道他是“神”?!

答案是否定的。

杰克不仅不“神”,反而有点儿笨拙。

比如冒充警察时,杰克说话支支吾吾,对方稍有质疑,他就慌得一批。

更致命的是,杰克本人有重度强迫症和洁癖。

家里总是一尘不忍,难以想象他怎么跟尸体、鲜血打交道。

作案时,杰克的工具齐全,手套口罩必备。

而在杀人之后,洁癖人的心理也总是折磨着他——

明明已经把现场的血迹整理干净,还是不放心。

一遍一遍的擦拭。

凳子下,地毯下,甚至壁画背后都要反复确认。

每一次情况都是——

杰克脑海里是这样儿的。

嗯......现实却是这样儿的。

反复的纠结导致杰克无法轻易开车离开。

结果,让他碰上了日常巡视的警察。

好不容易摆脱警察,他又不知怎么想的,竟用绳子把尸体拴在车后,拖着回到放尸体的冰库。

死者的脸部经过一路摩擦,血肉模糊,只剩骨头。

糟糕的是,还“画”出一条“血路”。

证据都这么明显了,还不玩完?!

正当杰克琢磨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雨,留下的血渍被冲洗没了。

“我感觉自己身后有一个保护神。”

好吧......必须承认,你牛。

片中,像这样看似荒诞,实则充满象征意义的场景还有很多。

里面有诸多艺术知识:古尔德的弹奏、威廉·布莱克和卢梭的画作、《神曲》……

穿插各种史实资料。

包括像贾樟柯的《江湖儿女》一样,拉斯·冯闪回自己以往的作品,来个自我“致敬”。

他把电影拍得像学术论文。

这是在卖弄文化吗?不是,而是跟观众“玩”了一场道德游戏。

肆无忌惮的猎杀,对生命的漠视,杰克象征着没有来由的至恶。

身为设计师的杰克一直想建一栋房子。

推翻、重建、推翻、重建......

直到地狱使者维吉尔出现,告诉他有另一种材料。

于是乎,杰克用所有冷冻起来的尸体,“造了一栋房子”。

完成了一件所谓艺术品。

可以说,这一幕把“恶”体现到了极致。

毋庸置疑,它是违背人类道德的。

因此导演聪明的让维吉引领杰克一步步走向地狱,有了一个“政治正确”的结局。

有意思的是,渡河这个镜头,导演cos了名画《但丁的渡舟》。

原作中,诗人维吉尔正引导他的伙伴但丁乘小舟穿越地狱,浪花翻卷的河水中,几个被罚入地狱者紧紧抓住小船不放。(摘自

百度百科)

它意在说明行恶者必然受到惩罚,罪恶深重的魔鬼们如果有求生的欲望,也必然遭到拒绝。

可以说,这是本片最迷人的地方——

最亮的光,在底片里则变成了最深的黑暗。

如果说杰克是那张底片,《此房是我造》就是用底片“拍摄”出的启示录。

之前,很多人都在争论拉斯·冯为何要制造恶。

其实,他没有。

杀妻骗保案、以及时隔两年因二审再度引起大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擅长白癜风诊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gc/433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