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角化病

溢性角化病,又称脂溢性疣、老年疣或基底细胞乳头状瘤。

图一至四均为脂溢性角化病图片,图四为皮肤镜下脂溢性角化病图片。

本病病因不明。遗传、皮肤老化、日晒或局部摩擦等刺激可能是主要的诱因。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多发生于面部、颈部和手背等暴露部位,一般不累及掌、跖。与日光照射有密切联系,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且发病率以及皮损的数量、大小均随增龄而增加,常见于老年人,初发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另外,其发病还有一定的家族性,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显性遗传。研究发现,生殖器官部位发生率较高和HPV感染有关。此外,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往往有较高的甘油三酯和较低高密度脂蛋白。

脂溢性角化病典型的临床表现?

早期为扁平丘疹或斑片,淡褐或深褐色,表面光滑;后逐渐增大隆起,表面可呈轻度乳头瘤样增生,直径不超过3cm,常附有油腻性鳞屑,病程缓慢,无自愈倾向。典型的脂溢性角化病不难诊断,但不典型者很容易与黑素瘤、色素型基底细胞上皮瘤、日光性角化病及色素痣等相混淆。

临床分型:

1.寻常型;2.灰泥角化病,灰白色疣状丘疹;3.刺激型;4.LeserTrelat征,又称多发性发疹性脂溢性角化病,可伴有内脏癌。

脂溢性角化病与肿瘤的关系?

有的学者发现临床上为脂溢性角化病病灶中有1.4%标本含有灶性SCC,国外的学者通过82例病例对照研究显示突发的脂溢性角化病与内脏肿瘤无显著关联,但是,它有潜在癌变的倾向。

治疗措施?

1.局部涂抹药物:早期可用0.25~0.1%维A酸霜;氟尿嘧啶软膏。

2.物理治疗:①液氮冷冻;②二氧化碳激光。

3.手术切除:疑有癌变或恶黑应手术切除。

物理治疗后注意事项?

一:液氮冷冻治疗术后护理工作

1.冷冻后一般7-20天局部结痂脱落,皮疹较大者可能需要时间更长。不要人为地将痂皮强行剥脱,应让其自然脱落。如未完全清除可再做治疗,但请于伤口愈合后复诊。

2.冷冻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红肿、水疱,请勿随意将水疱弄破。如水疱过大可咨询医生做相关处理。水疱破溃后请继续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3.冷冻治疗后可根据病情涂抗生素药膏,每天涂抹二至三次,应注意保护创面,如有糜烂,可用外用的抗菌制剂外敷或涂抹;

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术后护理工作

1.激光治疗后伤口部位一般一个星期不接触水;

2.可涂抗生素药膏至结痂脱皮,每天涂抹二至三次;

3.结痂脱落后尽量防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fy/68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