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根下,冬天得吃点热乎的
与全国老百姓一样,皇城根儿下的多数老北京人的秋冬,过得既不丰富,也不红火,可就是在这萧瑟与单调中,他们却能找到乐趣,活出滋味儿来。下面,我们就去看看老北京人冬季饮食。
01、铜锅涮肉
老北京有著名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每一个九的第一天,和最后一次九九的最后一天,便是老北京人吃火锅的日子,所以这火锅也称九九锅或者九九酒火锅,这最后一个酒指的就是白酒,二锅头。也就是说老北京人一冬天至少要吃十次火锅。
02、饺子
老北京的满、蒙旗人管饺子叫“煮饽饽”。冬天里,无论是富裕人家还是穷苦人家,饺子是一定要吃的。按传统的老北京习俗,并非大年三十这天吃饺子。过年包饺子要全家人一起,体现一家人的团结和睦,齐心协力。饺子里不光有馅料,还会放一些洗净的硬币和枣,图个吉利。
03、炙子烤肉
老北京一种传统吃法,叫炙子烤肉。以前的人们喜欢在炉子上放一块烧热的铁板,下面松枝旺烧,羊肉在铁板上滋滋作响,全家人围炉而坐,美滋滋地一边吃一边烤。自烤时,自己取料、掌握火候。现在一般有这种炉子的家庭少了,北京人多去烤肉餐厅里寻觅烤肉的味道。
04、白菜熬豆腐
白菜熬豆腐是冬天北京人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对于老北京来说,每年一到这个时节,全家老幼便忙活开来,准备冬储大白菜。小区楼道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是一堆大白菜。白菜和豆腐搭配,更具口感,且具有一定的减肥功效,对病后调养、减肥、细腻肌肤亦很有好处。
05、羊肉丸子白萝卜汤
羊肉丸子萝卜汤也是一道简单的家常菜,羊肉属于温,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尤其适合冬天吃。白萝卜则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纤维,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尤其现在秋冬天气非常的冷,饭前喝一碗,胃里舒服,也非常暖和。
06、老北京疙瘩汤
疙瘩汤是一道中国北方家常汤品,老北京疙瘩汤的主要食材是面粉,配以西红柿、鸡蛋、葱、姜末等辅料。疙瘩汤里的汤可以是清水或排骨汤、鱼汤、骨头汤等。从饮食健康的角度而言,疙瘩汤更适合晚餐食用,因为面食类容易消化,西红柿也具美白防晒的功效。秋冬季节来上一碗,暖到心里。
07、葱爆羊肉
葱爆羊肉,能补虚调理身体,羊肉滑嫩,鲜香不膻,略带葱香味。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有益气补虚,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大葱是温通阳气的养生佐料,主要功能是去除荤、腥、膻等油腻厚味及菜肴中的异味,并产生特殊的香味,还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经常吃葱的人,胆固醇鲜少增高,而且体质强壮。葱爆羊肉可谓秋冬佳品。
08、雪里蕻炒黄豆
记得小时候饭桌上常有的一道小菜就是“雪里蕻炒黄豆”。满满一大盘子,拿起馒头就着雪里蕻炒黄豆吃的那叫一个香,赶上晚上熬大白米粥,挑着里面的黄豆喝两大碗粥都不待腻的。雪里蕻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纤维素及维生素C和钙,黄豆除主要能补充有关营养素外,由于含铁量多,并且易为人体吸收,因为黄豆雪里蕻对儿童生长发育及缺铁性贫血极有益。
09、海米冬瓜
将海米和冬瓜一起烧,海米可以给冬瓜鲜美的味道,而冬瓜可以带给海米清淡爽口的味道。冬瓜含维生素c较多,且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较低,高血压、肾脏病、浮肿病等患者食之,可达到消肿而不伤正气的作用。秋冬天冷,人的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常会比平时高,因此冬季比较适合多吃一些冬瓜对缓解三高都有好处。
10、蒸红薯
红薯好储存,是秋冬季常见的食品。红薯中含有较丰富的食物纤维素,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降低血脂的作用。且红薯热量低,每克鲜红薯仅含0.2克脂肪,产生99千卡热能,大概为大米的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同时又能有效地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但切记不要空腹吃。
11、土豆排骨
土豆炖排骨是以土豆和排骨为主要食材的家常菜,味道浓香,补肾养血,滋阴润燥,营养价值丰富。把排骨过沸水,土豆切块,加以辅料放入锅中添水没过材料,盖锅炖。其中,土豆是低热能、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是理想的减肥食品。排骨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
12、酱猪蹄
北京人秋冬吃猪蹄在民间一直被认为是大补气血的食疗佳方。猪蹄是一种营养佳品,还是一种延年益寿的“良药”。猪蹄富含丰富的大分子胶原蛋白质,人们吃了猪蹄后,可使机体摄取大量的胶原蛋白质。另外,猪蹄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常吃猪蹄对改善机体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和抗衰老都有一定的功效。
13、老北京酱菜
“酱菜的花样虽多,要以甜酱萝卜为百吃不厌的正宗。这种萝卜,细长质美,以制酱菜恰到好处。他处的萝卜水分太多,质地不够坚实,酱出来便不够脆,不禁咀嚼。可见一切名产,固有赖于手艺,实则材料更为重要。”这是梁实秋先生笔下的老北京酱菜。酱中的氨基酸、香味、糖等进入蔬菜中,既营养美味,还能比较好地保鲜,因而在冬季深受人们的喜爱。
14、炸丸子
炸丸子分素丸子和肉丸子。干炸丸子是老北京的传统美食,丸子象征了合家团圆,是老北京人年夜饭必备的食品,干炸丸子外焦里嫩,颜色金黄实在是勾人食欲。每次多炸出些,放入冰箱冷冻,春节期间,各家总要拜年或者接待拜年的人,吃饭时间不固定,也没有很多时间炒菜。事先准备好丸子,端上来就能吃,随吃随取特别方便。
15、腊八蒜
泡腊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醋酸香而辣,如今您要是到老北京风味的餐馆用饭,吃炸酱面,一年四季都给您上一小盘翠绿的腊八蒜。腊八蒜酸甜可口,还有解腻祛腥、助消化、预防癌症的作用。
16、腊八粥
北京的冬天自然是离不开腊八粥。腊八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主要原料为谷类,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17、面茶
面茶是老北京的汉族传统小吃。面茶不是茶汤,是黍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的糊状物,表面浇一层芝麻酱,撒上点花椒盐,北京风味的面茶就做好。要趁热吃,这样香味更加浓郁,吃着更美味。因为怕烫着,所以要端着碗沿碗边转圈吃,这也是秋冬更多人爱吃的原因。因为面茶的主料是小米或黍子,脾胃虚弱者可以经常食用,对于调理脾胃有很好的功效。
18、山药排骨汤
秋冬天凉,挨家挨户便会煲上这么一锅山药排骨汤。山药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益心安神等保健作用。山药适合跟肉类一起煲汤,不但能使肉汤营养加倍,还有利于肉汤中营养素的吸收。
19、冰糖梨水
秋天干燥少雨,温度和湿度变化大,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喉咙疼痛等症状。这时,便要熬上一盏冰糖梨水了。梨能缓解秋燥,生津润肺。具有清心润肺,利便,止咳,润燥清风,醒酒解毒等功效,冰糖也具有润肺、止咳、清痰、和去火的作用。冰糖梨水是北京人秋日里必不可少的一道自制甜品。
20、糖炒栗子
糖炒栗子是京津一带别具地方风味的著名汉族小吃,呈深棕色,油光锃亮,皮脆易剥,香甜可口。秋季,受气候的影响,人们易发生口舌干苦、口腔溃疡等疾病,栗子中含有核黄素,经常食用对口舌生疮、口乡溃疡有益。板栗含有丰富的柔软的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钾、磷等矿物质,具有预防便秘的功效。
秋冬时节,很多人都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头晕嗜睡,反应能力降低等症状,我们食用滋补应季的家常菜的同时,要是再吃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哦!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提示商务合作qq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zy/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