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冰冻引起的常见鱼类病害
冬季低温冰冻易引发鱼类病害,做好低温冰冻环境中鱼类病害的防治,对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保证养殖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低温冰冻环境下常见鱼类病害
低温冰冻季节常见的鱼类病害包括以下几种:
鱼类便秘
水温低于20℃时,鱼的体温也会被动下降,鱼体内的生物酶活性受到影响,鱼类易发生便秘问题,从而出现血压下降、心跳放缓、脏器功能退化、消化机能下降等现象。
主要症状表现:
固定投食节律的情况下采食量下降,在排除腹水的情况下鱼肚子有浮肿现象,鱼体表颜色变浅,鱼易受惊,有狂躁感;随机解剖可见肠道内有深黑色粪便堆积,且后肠粪便结导体可膨大到正常三倍;严重时鱼会由于排便困难而发生肛门脱落现象。
水霉病与赤皮病
造成水霉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拉网或冻伤等因素导致鱼体表面发生损伤后感染水霉菌引起水霉病。水霉菌是条件致病菌,水体中广泛存在,进入鱼体后会进行有性繁殖,形成白色絮状丝状物,水霉菌大量繁殖附着于鱼体体表。
水霉病主要症状:
表面为病鱼烦躁不安,活动不灵活,食欲减退,体质下降,最终会由于体质衰竭死亡。
赤皮病同样是由于拉网、冻伤等因素导致鱼体表面受伤感染荧光假单胞菌所致,鱼体被感染后,体表会出现充血、发炎的症状,严重者会出现鳞片脱落、鳍条出血、鳍条间组织被破坏等症状。
粘孢子病
粘孢子病是由粘孢子虫引起,其大量侵袭鱼体的皮肤、鳃瓣,在其表皮组织里生长繁殖,破坏鳃组织,会对鱼的呼吸机能产生严重影响。
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病、腮病、肠道病等。
皮肤病的病原为鲫碘泡虫,其主要寄生于皮下肌肉,病鱼头部会形成囊肿,并扩大腐烂鱼体肌肉,鱼体暗黑、消瘦,严重者死亡;
腮病的病原为球孢虫,主要症状表现为鳃上出现灰白色点状胞囊,病鱼呼吸困难,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肠道病的病原菌包括草鱼饼形碘泡虫、鲢粘体虫等,病鱼受到感染后肠粘膜组织内会形成胞囊,严重者可能会穿过肠壁,在肠外形成胞囊,导致鱼肠道受阻,组织细胞受损,最终因摄食、消化吸收不良而死亡。
来源:水花鱼;作者:唐治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xg/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