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9人死亡,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类食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一篇文章: 早读腰痛临床诊疗指南版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年10月5日黑龙江鸡东县发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后全部死亡。现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污染的酸汤子。北方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酵米面食品。夏秋季节制作发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菌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温煮沸不能破坏毒性,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达50%以上。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南方的发酵后制作的汤圆、吊浆粑、河粉等最容易致病。年至今,全国已发生此类中毒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酵米面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发霉变质的原料,虽然通过挑选新鲜无霉变原料,勤换水能够减少被致病菌污染的机会,但为保证生命安全,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近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聚餐引发中毒造成8人死亡的事件。今日(10月19日),红星新闻记者从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唯一幸存者李女士儿子张先生处获悉,其母亲已于今天中午去世。至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全部死亡。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后,引发食物中毒。据悉,此前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此前中毒的9人中,已有8人死亡,仅有在哈尔滨医院治疗的47岁的李女士幸存。“鸡东中毒事件”中毒原因:在制作酸汤子的玉米面中检出了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辽宁省食药监局曾发出过酸汤子中毒的安全提示,对其为何能致人死亡做出权威解释:该类食品在发酵过程中,易被微生物“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酵米面黄杆菌)”污染,产生毒性很强的米酵菌酸(BA)和毒黄素(TF),进而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此类食物中毒发病急、病情严重、发展迅速,病死率高达40~%,且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对此,黑龙江卫生健康委员会提醒,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应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酸汤子等发酵面米食品;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发生酵米面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患者和吃过相同食品但未发病的人应及时就医,催吐、洗胃、清肠,并根据症状的轻重予以对症治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xg/7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