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夏天冷得像冰冻怎么回事
现在是夏天。在这个季节,你能把名字写在星巴克的玻璃窗户上——人们的呼吸在窗户上冷凝了一层雾水,人们穿着风衣去电影院,听说有法官让庭审暂停,这样法警就能陪着陪审团的人到外头去暖和一下。
在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办公室工作人员在隔间里缩在羊毛毯下面。推特上抱怨冷得难受的帖子一拨接一拨,有这样说的:“这儿真冷,我能把尸体冷藏在办公室里。”时装和时尚博客写手建议人们穿很多层衣服来应对在冷气环境中进进出出。
为什么在美国空调被用得这么狠?且不说该受道德谴责,这做法至少看上去很荒唐——想想浪费的钱和能源吧!就别提与此相联的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了。当被问到为什么这样,建筑师、工程师、大厦业主和能源专家都愤愤地叹气。他们在单子上选出好些原因,最让人恼火的原因也许是文化方面的。
“能让人在夏天里感觉冷是一个权力和名望的表征,”理查德·德·迪尔说,他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室内环境质量实验室主任——在澳大利亚,过度使用空调跟美国很多地区一样普遍。他还说,在中东和亚洲的部分地区,这种情形甚至还要更糟。
商业地产商和大厦管理者说,那些心机深的租户在租赁合约中都特别提到所谓制冷力,这样他们就能保证得到代表一个人地位的冷气待遇。在零售业,像波道夫·古德曼、尼曼·马库斯和萨克斯第五大道这样的奢侈品店都把温度调得低于平价店塔吉特、沃尔玛或者OldNavy。
很多人以为人们在温度较低的环境里工作会更机警、更有效率;实际上,研究表明情况正相反。研究已经显示,人们在20到22摄氏度的环境中比在24到26摄氏度的环境中干的活儿要少,也更会出错。另外,有些研究显示感觉冷会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使人们缺乏信任感、不愿意交流、对人不友好。
在婴儿的时候,我们学会了把温暖跟父母怀抱中的安全感连在一起。在潜意识中,我们把冷等同于易受伤害,这部分说明了为什么在受冻的时候人们感觉那么悲惨。
大脑中被称之为下丘脑的区域是负责我们调节体温的系统。当我们觉得冷了,它收缩血管;当我们觉得热了,它扩张血管,以此来维持一个安全的核心体温。生理上的不舒服从根本上说是下丘脑在催促你说“感觉很冷就穿上毛衣,”或者,“感觉很热就扇扇凉”。
极冷或极热的温度变化——比如在一个让人热汗淋漓的夏日走进一个让人打冷战的大厅——也许刚开始感觉很舒服,可是这让下丘脑不知所从,当最开始的快感渐渐退去,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就变得更强烈了——就像在说:“一场暴风雪要来了!快采取一些措施。”
“这是一个远古时代的遗留,那时候,像这样极冷或极热的温度变化很危险,”心理研究员妮莎·卡库迪安说。
这个问题变得更复杂了——调查显示,大厦管理人员通常不在夏天把定点室温调高,而这时候人们衣服穿得比冬天少,也更暴露。温度传感器(也就是感受温度变化的神经细胞)是在皮肤上面,它暴露得越多,你会觉得越冷。你穿着高领毛衣、长裤和靴子,还是穿着府绸太阳裙和凉鞋,20摄氏度的温度感觉上去会很不同。
然而,我们能够理解大厦管理人员为什么会倾向于温度较低、适于冬天的空调设定——他们很多是男的,也许一年四季打领带,穿夹克衫。如果体态臃肿,那他们或许就更不情愿把恒温器突然调得很高,因为身体脂肪是最基本的隔热器。
空调系统通常也是为最糟的情况设计的——在全年最热的一天,整个地方都被人占满了。要想对策对付这种最糟的情况,设计者也许事前预设了很多热力源,包括老式电脑和不怎么节能的照明设施,比起我们现在用的电脑和灯泡,它们散热更多。工程师们说,只为了保险起见,这些热力源就能使空调校正值被上调20%。结果系统制冷力大到可笑的程度,在低设定的情况下都不能正常运转。“这就像一辆高性能的车子——你得总把脚踩在油门上它才不会失速,”建筑学教授爱德华·阿伦斯说。
然而吊诡的是,空调被用得这么狠也是因为大厦的节能建构。密封隔离性好使空调冷气不能逸出,但也使新鲜空气进不来。这样,冷气经常得一直猛吹,为的是室内二氧化碳水平不要超过规定的空气质量标准——在室外空气进不来的情况下,室内二氧化碳含量的比值会提升。冷气也决定了湿度,这导致了每个大厦管理人员的噩梦:生霉。
尽管这样,阿伦斯先生和他的同事发现,当他们在夏天降低了几座办公大楼内的空气流动,空气质量没有降低,员工抱怨冷得难受的情况减少了一半,也降低了30%的能源开支。
虽然像阿伦斯先生这样的建筑师责备工程师把空调性能设计得太高了,工程师们也有充分理由反过来责备那些建筑师——他们经常从美学角度出发痛恨恒温器。建筑师想说服机械工程师把传感器藏起来,这样就不会弄糟他们的漂亮设计,于是,传感器都在偏僻不碍眼的地方,比如房顶上的空气入口处;因为热气上升,在那儿,传感器的读数根本不准确。
几个电脑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智能手机应用,它能使人本身成为恒温调节器,这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应用叫“舒服”,使用者告诉它他们感觉热,或是感觉冷,或是感觉温度正好。经过一段时间,“舒服”知道了大趋势和使用者的喜好,就告诉空调系统在什么时候和在什么地方开大冷风,或者把大冷风降成小冷风。到目前为止,“舒服”被用在十几座大楼里,包括谷歌的一些办公室,还有几座政府大楼,涵盖面积总计万平方英尺。这些研发者称,配置了“舒服”的大楼节省了高达25%的制冷费用。
“我们有很多数据显示,如果人们能有什么办法来控制温度,他们会感觉最舒服,”建筑系统工程师格维伦·帕里亚加说。当然,为了能呼吸新鲜空气和感觉舒舒服服的,工程师和建筑师都倾向于认为最有效控制温度的方法还是开窗关窗,这用不着什么手机应用。
来源:纽约时报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xg/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