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奔ldquo励志爹rdquo

胸前肿瘤像韭菜似的割了长长了又割其间痛失左肩左臂湖北黄梅65岁吕爹爹

18年来共经历了16次手术

……

4月8日,医院西院胸外科接受第16次的完整切除和重建手术,有望大大降低肿瘤复发几率。4月20日,病床上的吕爹爹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再长我再割!只要能活着,多痛我都忍。”江科教授为吕爹爹检查身体。医院供图

01

18年经历16次手术

痛失左肩左臂

年起,吕爹爹渐渐发现自己的左胸日渐“丰满”。年,医院诊断为粘液肉瘤,手术切下了鸭蛋大小的粘稠物。他没有想到,一场切除肿瘤的持久战开始了。粘液肉瘤在吕爹爹的胸壁、肩背部、胸腔反复发作,吕爹爹先后在黄梅、九江、医院接受了总共14次切瘤手术。年,肿瘤“野蛮生长”的范围太大,不得不接受左上肢截肢手术,从左肩到左臂,整个被拿掉。截肢后行动不便,在家中不慎摔断了左腿,又接受了1次骨折手术。年术后回家,天气炎热老人没有使用空调,导致创面大面积发炎,不得不接受植皮手术。就这样,从年至年,吕爹爹总共接受了15次手术。很多次手术后,吕爹爹还要经历痛苦的放疗过程。最近三个月,吕爹爹又出现了明显胸闷、背部逐渐肿大等一系列症状,今年三月底检查发现胸腔内肿瘤长到排球大小,背部内肿块已有苹果大小。老人没有二话,由老伴和儿女陪同,医院西院求治。

02

切到“无处可切”

老人仍坚信“手术会成功”

江科教授团队为吕爹爹施术,手术时间6小时,患者恢复良好。医院供图老人和家人不愿放弃,用家乡话说“医院都走高(遍)了”,这医院西院胸外科,找到胸外科副主任江科教授。医院西院与协和本院实现一体化管理,与协和本院保持着同品质的医疗水准。4月8日,在医院西院,江科教授详细检查发现吕爹爹的肿瘤不仅体积巨大(10cmX15cm),几乎完全占据左侧胸腔,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非常密切。患者经过了如此高的手术频次,已经没有正常的解剖层次,手术区域粘连严重,这些都使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一步步叠加。江科教授的术前谈话,充分解释清楚了手术风险,也表达了对手术的信心。而住院期间对医护团队的观察,也让吕爹爹充满信任感。在家人的支持下,爹爹同意接受这人生第16次手术。吕爹爹说:

我不怕,我相信这里的医生,我相信手术会成功的。

吕爹爹一席话让江科教授深感责任重大。江科教授团队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与手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科室联合会诊,医院胸外科廖永德主任多次对手术方案进行优化。4月8日的手术历时6小时,经过精细操作层层分解粘连,完整切除了胸腔及背部巨大肿瘤,并进行胸壁重建确保术后生活质量。

03

有老伴和儿女陪伴

爹爹说“能活着多痛我都忍”

目前,吕爹爹恢复良好,高兴地说:“我又活过来了。”语气不乏坚定。江科教授介绍说,粘液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很少发生远处转移致命,反复复发是粘液肉瘤的主要特征,但它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手术彻底切除是唯一选择。江科教授表示,这次手术非常彻底,将大大降低复发几率,延迟复发时间,但是从疾病规律来看,“这把韭菜仍有死而复生的可能。”这18年中,吕爹爹曾经历过发病时的意外、做不做手术的惶恐、术中配合医生的坚定、术后疼痛的难忍,以及身体逐渐好转带来的喜悦,但又进入到肿瘤复发的下一轮循环。“16次手术,那种疼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江科教授从医21年,自称是第一次见到像吕爹爹能坚持十多次手术的粘液肉瘤患者。“疼,是真疼。”无数次手术后在半夜中疼醒,吕爹爹也曾疼得“不想活”。截肢后的幻肢痛、植皮后的创面痛……,很多次的疼痛让吕爹爹刻骨铭心,但是每次疼过之后,吕爹爹又会重拾生活信念。吕爹爹至今经历了16次手术,曾医院拒绝,是他坚强的意志和对医者的信任让他仍对生命充满了信心。吕爹爹的信念也离不开一个幸福家庭的支持。他走遍各地求医,都有老伴陪伴左右,床边服侍。大女儿和小儿子在外地打工,为父亲寄来医药费,小女儿陪伴在父母身边,6个孙辈也都学着孝敬爷爷。“万一再长,我就再割。”术后康复中的吕爹爹语气略带轻松,他说:“再痛再苦,我也要活下去。”“励志爹”的故事在街坊四邻传为佳话。纵使狂风暴雨不向命运低头为“励志爹”点赞祝愿早日康复长江日报出品采写:记者罗兰通讯员吴立志金煦图片:医院供图编辑:曹欣怡校对:童永忠

点亮祝福“励志爹”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jj/74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