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进展尖锐湿疣的局部治疗新进展

尖锐湿疣亦称生殖器疣或肛门生殖器疣。此病治疗方法多,但最新指南未提及明确的治疗层级关系。为此,来自法国的AntoineBertolotti医生等人近期在JAmAcadDermatol的ResearchLetters版块刊文,报道了尖锐湿疣的局部治疗新进展。作者对尖锐湿疣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汇总分析和Meta分析。共纳入7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例患者。主要汇总分析结果总结于表1。表1尖锐湿疣一线局部治疗*的汇总分析注:AGW:肛门生殖器疣;HGL(high-gradelocal):高级别(水疱和溃疡);ITT(intention-to-treat):意向治疗;LGG(low-gradegeneral):低级别/一般性(疼痛需止痛药);LGL:低级别(刺痛、刺激、红斑);MGL(medium-gradelocal):中级别(皮肤灼伤、污染、轻微出血、糜烂、感染);NR:未报告;Q:四分位数;RCT(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随机对照试验。*当前国际指南中提到的一线治疗,这些指南不包括氢氧化钾,但此汇总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钾或可作为一线治疗。?结果按四分位数分级,Q1最佳,Q最差疗效方面,医务人员治疗(provider-administeredtherapy)的完全清除率(92%)高于患者治疗(patient-administeredtherapy)(56%),但患者治疗的复发率(6%)低于医务人员治疗(29%)。8%患者有手术疼痛,CO2激光治疗复发率为31%。对于电外科手术,由于Stone等人在研究中失访患者数量多,结果显示此疗法复发率高、副作用低、清除率低。与冷冻治疗相比,三氯醋酸清除率更高、复发率更低且副作用更少。最新指南有提及5-氟尿嘧啶乳膏,但无氢氧化钾。此次分析则显示两种治疗清除率高且复发率低,表明氢氧化钾也可作为未来治疗指南中的一线治疗。此外,相比氢氧化钾,5-氟尿嘧啶乳膏有更多中、低级别局部副作用。0.5%鬼臼毒素溶液或乳膏疗效几乎等同于冷冻疗法或咪喹莫特,但更易出现一般性的副作用。总体来说,冷冻治疗、CO2激光和0.5%鬼臼毒素溶液或乳膏引起的局部副作用低于其他治疗。医务人员治疗使用局部麻醉剂时,很少报告高级别的局部副作用。在患者治疗和医务人员治疗之间,它们的数目似乎相等,但涉及不同的后果。与仅单次的医务人员治疗(如CO2激光)不同的是,患者治疗(如咪喹莫特)后可能有反复疼痛或烧灼感,这可引起依从性降低。本文有66项偏倚风险较高,但这些结果是最新指南的重要补充。临床上可根据尖锐湿疣的持续时间和复发史等信息选择治疗方案。事实上,此次汇总分析发现,在12个月时,患者治疗的复发率较低。这与医务人员治疗有明显可比性,也提示是一种整体性治疗反应——方法学上存在限制(如失访、再感染),很难评估实际复发率。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尽管3个月前医务人员治疗的清除率最佳,但很难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对比不同治疗的重复性,例如冷冻治疗或手术无法标准化。考虑到局麻的需求,当其他治疗失败时,可考虑手术、CO2激光和电外科手术。此外,了解治疗副作用有助于医生根据患者耐受性调整尖锐湿疣的治疗。参考文献Localmanagementofanogenitalwartsinimmuno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fy/60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