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人,是利用人类恐惧和绝望的卑劣生意吗

将心跳停止的人,

经低温保存手术,

储藏在-℃的液氮桶中,

理论上来讲,

即便没有心跳,

细胞也会“活下去”。

科学家预想,

几十年或百年之后,

Ta将被解冻,重获新生。

无论是死于突如其来的绝症或自然衰老,

都有获得二次生命的机会。

以上描述并非科幻小说的桥段,这项技术即为“人体冷冻技术”。

自7年被提出后,针对人体冷冻技术的研究低调神秘地进行了50多年。

人体冷冻技术的核心逻辑很简单,就是把身体保存在原始状态,直到医学进步到可以治愈导致死亡的疾病或者解决导致死亡的问题,就可以将尸体解冻并重新激活。

冷冻机构Alcor的保温真空瓶

至今全世界有多人以及若干宠物被低温保存,并期待未来能够破冰重生。

比较知名的渐冻人有14岁患绝症的英国小女孩JS,临终前她选择冷冻自己,并在日记本中写道:

“我不想死,但我知道我就要死了,我认为冷冻保存给了我一个治愈的机会,即便是在几百年后。”

年5月,我国本土也有了首例冷冻人——展文莲。49岁的展文莲由于肺癌晚期死亡,丈夫桂军民说:

“我只希望她好好的待在那里,我也希望医学加快进度,将来能治愈她的疾病。更加希望低温、复温的技术有新的发展。”

从上面两则真实故事来看,人体冷冻技术是濒死之人、死者至亲的最后一线希望和安慰。

但是,这项技术真的值得期待吗?如果有一天至亲或者自己身患绝症,人体冷冻技术是我们应该抓住的稻草吗?我们今天一起来了解下这个问题。

一.“冷冻人”,可不是“冷冻人肉”

首先我们要厘清概念。

从字面上理解,人体冷冻技术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冷冻整鸡、冷冻乳猪,容易将其误解为冷冻人肉。

但严格来说,人体冷冻技术是将人体“玻璃化”,而非“冷冻”。

我们吃的冷冻肉一般是直接在-25℃下冷冻,-18℃下保存。

在这个条件下,会有冰晶形成,细胞液在结晶过程中膨胀,撑破细胞,导致破裂或粉碎,这是不可逆的损伤。

一旦升温解冻,身体会呈现糊状。

玻璃化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是一种介于液态与固态之间的状态,没有任何晶体结构存在。

在人体冷冻技术中,通过使用冷冻保护剂和控制冷却温度来实现玻璃化,避免伤害细胞,使细胞处于“假死”而非“死亡”的状态。

这便是“冷冻人”和“冷冻人肉”的本质区别。

二.把一个人“冻起来”,需要几步?

那些被冷冻的人,经历了什么?

1.成为某个“冷冻机构”的会员

目前,全世界有数十家组织、非盈利组织、企业提供人体冷冻技术。大部分是会员制的,需要加入某个机构并支付会费。

当然了,也有一些科研机构是几乎免费提供冷冻服务的,如展文莲的冷冻费用需要家人支付的部分就很少。

Cryonics研究所“冷冻人”和“冷冻狗”的肖像

2.冷冻,从被宣告死亡开始

接受人体冷冻技术的人必须被宣告合法死亡,也就是说心脏必须停止跳动。

在这个时候,冷冻机构的紧急反应小组就开始行动了。

英国谢菲尔德的紧急反应小组

3.抗凝并运送

为了降低冷冻手术前的身体损伤,紧急反应小组会进行体外膜肺氧合,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血液以保持身体的最小机能,直到被运送到冷冻场所。

在此过程中,会在循环系统中注入冰生理盐水,并注入肝素(一种抗凝剂)防止血液凝结。

4.4-5个小时的大换血

一次全身冷冻可能需要多达12名技术人员。

首先,病人的体温被降低到15℃左右,在大腿和颈部建立双通路体外循环。

循环通路建立好之后,病人会被连接到一个灌注器上,冷冻保护剂会进入身体防止冰晶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冷冻保护剂的浓度会越来越大,同时降温。

整个过程需要4-5个小时。

左:循环系统的电路

右:系统检测冷冻液浓度以及温度和压力

5.继续降温

接下来,身体会在干冰床上或者液氮蒸汽下冷却至-℃,完成玻璃化过程,玻璃化后,细胞将处于假死的状态。

Alcor病人储存演示,基本是将病人浸入液氮中的状态

6.正式“住进”液氮罐中

下一步是将人头朝下,插入一个充满液氮的大型金属罐中,温度在-℃。

这样是为了在箱体泄漏时,大脑还能停留在冰冷的液体里,脚先解冻,保护大脑。

有些机构提供“单人间”,比如美国的Alcor提供单个容器储藏冷冻人。我国首例冷冻人展文莲也毋庸置疑住在单人间。

但是,在有些机构冷冻人只能住进“多人间”。比如俄罗斯的KrioRus一台3立方米的冷冻机中,需要放置7巨尸体。Cryonics机构每个罐中会存放6具左右尸体。

展文莲存放罐

Cryonics机构的存储罐

三.只管冻,不管活?

冻起来的任务看起来完成了,那么解冻之后的复活呢?

低温生物学家把复活的希望寄托在生物工程、分子纳米技术上。

纳米技术使用微型机器来操纵单个原子——生物中最小的单位,来建造或修复,包括人体细胞和组织。

低温生物学家希望,有一天,纳米技术不仅能修复由冷冻过程造成的细胞损伤,还能修复因老化和疾病造成的损害。

一些低温生物学家预测,第一次解冻可能发生在年左右。

俄罗斯近郊,病人被永久冷冻保存的前4分钟

年能复活,听起来很美妙,似乎,只要纳米技术发展得够好,冷冻人就迟早能复活了。

先别急着下结论,实际上,尽管已经有50年的研究历程,但是人体冷冻技术还不成熟。

主流科学界对此并不看好,认为这不是正规的医学实践。

一些科学家认为冷冻科技并没有发展到完全受科学控制的阶段,现在应用于人体操之过急。甚至有人坚定地认为复活冷冻人是永远不可能的。

科学界对人体冷冻技术的质疑主要有4点:

1.人类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冻起来没问题吗?

目前,玻璃化细胞和简单的组织是可以实现的,比如卵子、精子、干细胞、眼角膜,他们都可以被定期解冻和成功移植。

在动物实验中,一些复杂的器官(如肾脏、肝脏、肠道)已经能被玻璃化保存,并能成功解冻并被移植到动物体内。

但是,要知道冻结像人类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和目前冷冻技术的成功应用有巨大差距。

在冷冻过程中以及漫长的保存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危害,甚至意外,都不明确。

冷冻卵子

2.连小型哺乳动物都没成功复活过

青蛙这样的两栖动物以及一些昆虫,可以在冷冻状态下存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体也是可行的。

事实上,目前连一个小型的哺乳动物被成功冷冻并复活的例子都没有,在动物体上的“复活”尝试都失败了。

也就是说,现阶段的人体冷冻技术,仅停留在“只管冻,不管活”的阶段。

3.最大的争议集中在大脑

大脑的新陈代谢活跃,对血液流动的中断非常敏感。

一旦血液流动停止、心脏骤停,脑细胞就开始死去,只需要几分钟就会发生严重的永久性脑损伤,迅速发展为脑死亡。

因此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神经科学教授CliveCoen说:

“当低温冷冻团队到达病人病床边时,可能已经太迟了。在缺氧的几分钟内,病人脑内的海马神经元就死掉了。”

而且Coen认为:

“即便冷冻团队及时对病人进行操作,用某种冷冻保护剂来渗透、保护大脑,也是很荒谬的。

大脑是致密的组织,被血脑屏障和围绕着神经元的脂肪髓鞘保护着,所以需要大力注入冷冻保护剂,以确保每个角落和缝隙都被渗透。

这意味着,实现完全玻璃化可能会导致精确损伤——膜破裂、神经元连接丢失。”

即便那些冷冻人能复活,但是意识能恢复吗?还有记忆和思考吗?会以什么样的状况活着?

4.其他

科学家们还提出了诸多问题,如解冻后恢复血液流向器官和组织是个巨大的挑战。

解冻后,除了要解决复活的问题,还要解决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等等。

四.“冷冻”是救人,还是利用恐惧、绝望的卑劣生意?

反对的一方除了质疑技术本身,还对冷冻人技术的动机产生了怀疑。

他们中的有些人认为,冷冻人技术只是迎合了人类最原始的对死亡的恐惧和永生的渴望。

这项技术利用了弱势群体,利用了将死之人的绝望,向人们兜售了虚假希望。

但是很多该技术的践行者似乎只是对该技术的发展更为乐观,对冷冻人体的看法也更加感性的人,他们对“复活”的真相并未隐瞒,主张“哪怕希望再小,也值得尝试。”

大多数机构表示:

"现在不知道未来能不能复活,你最终可能还是会死亡。但我们会尽力,等到技术强到能将你复活的那一天。”

其中Cryonic机构的DennisKowalski更是坦诚表示:

“先不说让人们复活且正常生活了,目前甚至连恢复人们的生命都不行。”

看到这里,人体冷冻技术的践行者是更感性、对技术更乐观,还是在利用人的绝望和恐惧做卑劣的生意,大家自己去判断,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春雨君也可以理解,14岁英国小女孩和展文莲爱人做出这个决定的心境和心情,有绝望有痛苦,希望能找到一个不那么残忍的解决办法。

展文莲爱人接受《和陌生人说话》的采访

但是,如果近几年内你面临这样的抉择时,记得春雨君的理性Warning:

人体冷冻还处于实验阶段,科学和技术上有很多未知。被冷冻的人需要面对两大问题,一是复活本身,二是解决导致现在死亡的问题,如癌症、衰老。即便是复活了,能否保证生活质量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进行人体冷冻意味着要在一件可能根本无用的事情上,耗费精力和金钱。

参考文献:

1.Karow,Armand;Webb,Watts(5)."TissueFreezing:Atheoryforinjuryandsurvival".Crybiology.2(3):99–.

2.SuspensionFailures-LessonsfromtheEarlyDays".Alcor.org.Retrieved-01-06.

3.FahyGM,WowkB,PagotanR,etal.(July)."Physicalandbiologicalaspectsofrenalvitrification".Organogenesis.5(3):–75.

4.FahyGM,MacFarlaneDR,AngellCA,MerymanHT(August)."Vitrificationasanapproachtocryopreservation".Cryobiology.21(4):–26.

5.FahyGM,WowkB,WuJ,etal.(April)."Cryopreservationoforgansbyvitrification:perspectivesandrecentadvances".Cryobiology.48(2):–78.

6.Jumpup^Fahy,G;Wowk,B;Wu,J;Phan,J;Rasch,C;Chang,A;Zendejas,E()."Corrigendumto"Cryopreservationoforgansbyvitrification:perspectivesandrecentadvances"[Cryobiology48()–]

7.Merkle,R()."Thetechnicalfeasibilityofcryonics".MedicalHypotheses.Elsevier.39(1):6–16.

8.BestBP(April)."Scientificjustificationofcryonicspractice".RejuvenationResearch.11(2):–.

9.MayfordM,SiegelbaumSA,KandelER(April10,)."SynapsesandMemoryStorage".ColdSpringHarbPerspectBiol.4(6):a..

10.LuehrM,BachetJ,MohrFW,EtzCD()."Moderntemperaturemanagementinaorticarchsurgery:thedilemmaofmoderatehypothermia".EurJCardiothoracSurg.45(1):27–39.

11.MazurP(September)."Freezingoflivingcells:mechanismsandimplications".TheAmericanJournalofPhysiology.(3Pt1):C–42.

12.JumpupFahyGM,LevyDI,AliSE(June)."SomeEmergingPrinciplesUnderlyingthePhysicalProperties,BiologicalActions,andUtilityofVitrificationSolutions".Cryobiology.24(3):–.

13.







































复方安息香酊
湖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fy/247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