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丨苏晞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房颤发病人数已超过万,仅在中国就约有万房颤患者。然而在符合导管消融适应证的患者中,每年接受消融治疗的仅约占4%。目前,冷冻球囊消融已成为房颤导管消融的标准疗法。年3月24日,在苏州金鸡湖畔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上,来医院的苏晞教授对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的中远期效果作出了评价,指出从中远期效果来看,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中远期效果

对于早期使用的一代冷冻球囊,无论是单次还是多次消融,房颤无复发成功率均与射频消融结果非常接近。一代冷冻球囊单次消融长期手术成功率在50%以上,多次消融成功率接近80%。(Figure1)

Figure1

FIREANDICE研究表明,应用冷冻球囊进行肺静脉隔离(PVI)治疗阵发性房颤,平均随访1.5年(最长33个月),其有效性不劣于射频消融。实际上,FIREANDICE研究后期应用的是二代冷冻球囊,应用二代冷冻球囊消融失败率最低(但该研究无统计优越性的效力)。(Figure2)

Figure2

在并发症方面,FIREANDICE研究提示,冷冻球囊消融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短暂性膈神经麻痹,出院时发生率为2.7%,一年随访仅0.3%;射频消融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包填塞(1.3%),此外还有消融术后的房扑/房速(2.7%)等。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仍然存在肺静脉狭窄和食道损伤的可能性,因此在消融时间、消融次数、消融部位方面要提高警惕。FIREANDICE研究结果表明,与射频消融相比,冷冻球囊消融在降低心血管病因住院率、再消融率、全因住院率、直流电复律发生率方面更具优势。

STOPAFPAS研究是根据FDA要求的上市后研究,旨在评估应用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术对药物难治性、反复发作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1年、2年随访无房颤复发率分别为82.2%和75.3%。

与射频消融术相比,冷冻消融术学习曲线短,手术成功率可复制。分析13个单中心(手术经验不一)应用冷冻球囊消融的数据显示,单次手术(仅行PVI)随访1年成功率均在80%以上(Figure3)。对比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应用经验不一的6家中心的数据,结果显示,各家中心行冷冻球囊消融术即刻手术成功率和长期随访成功率都比较接近(Figure4)。

Figure3

Figure4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中远期效果

对于持续性房颤,PVI仍是基石。HRS专家共识指出,除合并典型房扑、建议房颤PVI术中即刻峡部线消融为Ⅰ类推荐外,其余肺静脉外局灶消融、左房后壁消融、非肺静脉触发灶消融、左右房线性消融、碎裂电位消融等均为首次或再次消融手术时的Ⅱ类推荐。年二代冷冻球囊在欧洲获得认证可治疗持续性房颤。

一项多中心、观察性研究纳入例房颤患者,其中89.3%为持续性房颤,10.7%为长程持续性房颤,仅行PVI。结果显示,随访1年和随访18个月无房颤复发率分别为63.9%和51.5%(Figure5)。另有一项Meta分析纳入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访16.7±3个月。结果显示,68.9%患者无房颤复发。其中,例患者仅行PVI,成功率为67.4%;其他除行PVI外,有用球囊导管增加线性消融和/或基质改良,即PVIplus策略,成功率为71.8%。以上研究表明,冷冻球囊消融用于持续性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Figure5

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行冷冻球囊消融术,平均随访37个月。如果患者在行PVI后房颤仍持续,则用球囊加做顶部线;如果仍未转窦性,则行电转复;如果患者存在典型房扑,则加峡部线消融。结果显示,1年、2年、3年的单次消融无房颤/房速复发率分别为89.1%、76.9%、70.3%。

小 结

综上,冷冻球囊可用于治疗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患者。与射频消融相比,冷冻球囊消融房颤的成功率更容易复制。从中长期效果来看,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门诊》杂志官方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在哪里
白癜风怎样快速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fy/234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