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人之谜

自古以来,长生不死几乎是每个时代人的追求。

之前在《人类离永生还有多远》中,我们也探讨过一些理论上的可以永生的方法。

用一群纳米机器人围绕着体内细胞,并把损坏的细胞修补的完好如初,它们可以抚平人体表面皮肤上的皱纹,强化骨骼,提高记忆力,增强新陈代谢,让人类重新回到二十岁的时候。

或者把自身的一半肉体与半人半机器的东西混合起来,成为改造人,金属不会像肉体那样老化,医院而是工厂,零件可以更迭,也同样能够永生。

又或者提取人大脑内的记忆上传至云端,用意识的方法来实现永生。

甚至现在已经在两具遗体上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人类换头手术。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永生的另一种实现方法——人体冷冻技术。

顾名思义,就是把人体或动物在极低温(一般在摄氏零下度以下/华氏零下以下)的情况下深低温保存,并希望可以在未来通过先进的医疗科技使他们解冻后复活及治疗。

毕竟科学技术和医疗设施不断的在发展,可能我们现在让医学专家束手无策的绝症,在不久的将来就好像是治疗一场感冒一样。

吃颗药,打一针就能好。

举个例子。

我们来看看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散文家、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

如果单说这个人名你可能印象不深,但是你肯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并且曾经在作文里无数次的用到过。

“知识就是力量。”

对,这句话就是培根提出的。

不仅如此,他还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秘。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他称为“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这也是对培根哲学特点的科学概括。

也正是因为培根对于科学实验的重视,才导致了他的死亡。

年3月底,培根坐车经守伦敦北郊。

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在冷冻的环境下食物能不能保存得更久。

实验至上的培根决定买一只鸡做试验品,他把雪填进鸡的肚子,用来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

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

年4月9日清晨,培根病逝。

培根的去世对于当时的哲学界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导致他死亡的也并不是什么无药可救的疾病,而是一场小小的感冒。

如果培根生活在现代,可能他需要的只是一袋板蓝根。

当然,连我们都能想到的人体冷冻技术,科学家们不可能想不到。

而科学家之所以是科学家,就是因为他们有把想法变成事实的可能。

2年,美国著名的人体冷冻法之父罗伯特.埃廷格(RobertEttinger)出版了他最重要的著作——《永生不死的前景》,在书中他向世人阐述了他大胆又新奇的想法:

“死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身体被冻得足够快,死亡是可以逆转的。”

他用大量关于低等动植物冷冻复活的案例来佐证自己的想法,连低等动植物都可以做到的技术,作为高等生物的人类,为什么做不到呢?

他所需要的,就是一个志愿者,一个可以帮他完成这项跨时代实验的志愿者。

然而在当时,罗伯特的想法被人们认为是“疯子”,没有人相信这项技术真的可以实现,但是总会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詹姆斯·海勒姆·贝德福德(JamesHiramBedford),原本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名心理学教授,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永生不死的前景》这本书,他被罗伯特描绘出的蓝图所吸引。

当然,真正让他对这项技术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生命原本就没有剩下多长时间。

他患有肾癌,并且已经转移到了肺部。

要么是彻底死亡,要么是有多年后苏醒的希望,詹姆斯选择了后者,他愿意成为罗伯特的志愿者。

7年1月13日,詹姆斯去世了。

根据生前的遗嘱,詹姆斯自愿成为当时美国生命延长社团(LifeExtensionSocietyLES)实施人类冷冻计划的第一人,同时也是世界第一例人类冷冻。

詹姆斯留下了10万美元用于冷冻身体,为了保证冷冻的效果,詹姆斯付了美元购买钢舱和充足的液氮。

液氮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冷冻方法。它们不需要担心停电,也不需要担心温度忽高忽低,出现意外的可能性非常小。

詹姆斯的遗体首先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Cryo-Care中储存了两年,9年被搬到加州的Galiso中。

年从Galiso中被搬到了加州伯克利附近的TransTime,然后年又在詹姆斯儿子那里待了很多年。

年,詹姆斯的遗体最终搬到了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目前最大型的人体冷冻公司。

年5月,研究人员对他的遗体进行了状况评价,认为遗体保存良好。

至今,詹姆斯仍旧在冷冻仓中等待,等待着有一天任何疾病都可以迎刃而解,而他也将苏醒,跨越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之后,再一次睁眼看到这个世界。

但是,人体冷冻技术真的能让人死而复生吗?

要治愈一个冷冻保存的人,首先你需要把他解冻,然后治愈冷冻留下的影响,再治愈置他于死地的疾病,再然后,他就可以起死回生了。

很简单吧。

在詹姆斯被冷冻之后,至今已经有多个人躺在了液氮中,而签署下志愿书的人目前已有人之多。

但是到现在为止,仍旧没有一例被冷冻后又成功复活的例子。

对于这些人来说,选择人体冷冻技术怎么看都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买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愿意把自己的身体付诸实验的他们,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勇士和先驱。

虽然现在科技和医疗手段没有办法唤醒他们,但是总有一天,他们在沉睡中醒来,身边除了穿着白大褂和防护服的科学家,还有一个抱着洋娃娃的小女孩。

“欢迎回来,曾曾曾曾曾…爷爷。”

(来源:SciShow科学秀、果壳网、维基百科、新浪新闻)

还想看?那是要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zl/56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