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研冷冻消融术和药物治疗作为心房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总体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2%。未采取预防性治疗的情况下,90%患者的心房颤动会复发。指南建议采用抗心律失常药作为初始治疗,帮助有症状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但这些药物的疗效有限,且有明显副作用。对于心房颤动患者,指南建议考虑采用导管消融术之前应试用一种或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然而,消融术一线治疗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可能更加有效。

科研人员将例未经治疗的有症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组,两组分别在初始心律控制中接受通过cryothermy球囊实施的导管消融术和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植入式心脏监测设备,用于检测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随访期为12个月,其主要终点是在导管消融术或抗心律失常药开始用药后91~日首次记录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复发。次要终点包括不存在有症状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负担和生活质量。

患者的基线特征

跟踪结果显示:消融术组例患者中的66例(42.9%)和抗心律失常药组例患者中的例(67.8%)在1年时出现了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风险比,0.48;95%置信区间[CI],0.35~0.66;P<0.)。消融术组11%的患者和抗心律失常药组26.2%的患者出现了有症状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风险比,0.39;95%CI,0.22~0.68)。在消融术组和抗心律失常药组中,患者心房颤动的中位时间百分比分别为0(四分位距,0~0.08)和0.13%(四分位距,0~1.60)。消融术组5例患者(3.2%)和抗心律失常药组6例患者(4.0%)发生了严重不良事件。

在接受初始治疗的有症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连续心律监测表明,患者接受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后的心房颤动复发率显著低于接受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后。对于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在维持窦性心律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导管消融术的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然而,在预防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降低心房颤动负担和改善患者健康方面,导管消融术一线治疗可能优于抗心律失常药。之前对利用射频能量的早期导管消融术开展的试验未能得出明确结论,并且受到复发性心律失常、并发症和跨组发生率高的限制。

随时间推移,无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的情况

科研团队对未经治疗的有症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律控制开展了随机EARLY-AF试验。他们比较了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和抗心律失常药对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通过植入式连续心律监测设备评估)的预防效果。

消融术组和抗心律失常药组的心房颤动负担

研究人员在此项纳入有症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试验中发现,初始治疗策略采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的情况下,心律失常复发率显著低于初始治疗策略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的情况;为了预防1例复发,需要治疗的人数为4。本试验使用了具有连续监测功能的植入式记录仪,因此本试验可以证明消融术组的心律失常负担较低。在此项纳入未经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随机试验中,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与抗心律失常药相比显著降低了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复发率。

文章来源:医学前沿

版权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主流媒体。如认为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

向上滑动阅览·往期临床科研

1.临床科研

Valcare完成首例AMEND(TM)人体手术

2.临床科研

sotagliflozin治疗近期心力衰竭恶化的糖尿病患者

3.临床科研

阿尔茨海默(AD)新希望,礼来β淀粉样蛋白抗体donanemab2期临床结果公布

4.临床科研

全球首例,癌症可经母婴传播!

5.临床科研

白介素-1诱捕剂rilonacept治疗复发性心包炎效果如何?3期试验带你解读

威斯腾生物·生命科学部·服务项目

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多组学研究

表观遗传学研究

机制/通路研究

基因功能研究

动物建模

CRISPR/Cas9基因编辑

更多科研请--8

凡来电咨询者皆可免费领取一份高纯度质粒提取试剂盒,包邮到家!

阅读原文看文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xg/674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