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亚洲冷冻治疗大会ASC聚焦肿瘤
日前,第五届亚洲冷冻治疗大会(ASC)在马来西亚古晋婆罗洲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有来自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尼、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参会,此次大会的召开代表着亚洲冷冻消融前沿学术成果和基础动态,会议期间充满着激烈的学术研讨,火花迸射的观点碰撞,大会的召开有利于业内专业知识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冷冻医疗水平,有利于促进优秀医疗资源下沉。在本次大会中,暨南医院副院长牛立志教授、广州医院李家平教授等当选新一届副主席。
亚洲冷冻治疗大会从年开始筹备,年正式在香港注册。年5月25日,来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80多名肿瘤学家聚集在广州,参加亚洲冷冻治疗学会成立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等多位重量级医学大咖亲临成立现场。此次大会为亚洲医疗机构、广大医务人员、科研教学单位和相关产业提供了一个达成共识、交换意见、互通互促的机会和平台,为亚洲冷冻治疗实现推波助力,是聚焦冷冻治疗的研讨会。
开幕式后,第十八届国际冷冻治疗学会主席、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创始人、暨南医院荣誉总院长徐克成教授首先上台分享了“肿瘤冷冻治疗的现在和未来”的主题演讲。他向大家介绍冷冻治疗肿瘤进展与过去的历程,并向大家展示了亚洲各国发表冷冻学术论文情况,勉励大家不断学习、相互交流,共同为治疗癌症贡献力量。
氩氦冷冻消融技术简称氩氦刀,是一种微创超低温冷冻消融肿瘤的先进医疗技术。氩氦刀是航天制导技术,也就是氩气的冷隔绝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的结晶,是年10月由美国Endocare公司研制成功,并通过美国FDA批准,IEC、EMC和欧盟CE认证后,进入医疗市场很医院安装使用。它的发明是冷冻热治疗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不但继承发展了超低温治疗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而且推出了制冷的新概念和新技术。由于氩-氦微创靶向手术系统的研制结合了航天,生物传感,电子计算机,适型监控和靶向治疗等多项技术,将超低温靶向冷冻和介入热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肿瘤的冷热消融治疗技术的发展带来突破性进展。年,以暨南医院荣誉总院长徐克成教授为首的团队引进该技术和相关设备,至今已有2万多名肿瘤患者接受氩氦冷冻消融治疗。临床证实,氩氦冷冻消融疗法可以有效地治疗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
徐克成教授表示,近年来,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在冷冻消融方面有明显的进步:操作日趋精细化,手段在创新,设备也在革新。为表彰徐克成教授在亚洲冷冻治疗领域作出的贡献,大会还专门为他颁发了“杰出贡献奖”奖杯。
国际冷冻治疗学会前主席、奥地利Nikolaikorpan教授也出席了本届大会。他表示:“很高兴看到来自中国的同行将冷冻消融技术迅速地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专家用此技术治疗肿瘤。医院的牛立志博士让我印象深刻,他的冷冻消融以及纳米刀技术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认可,实践了微创治疗的新技术。”
牛立志教授认为,第五届亚洲冷冻治疗大会在马来西亚隆重举行,中国团队阵容庞大,引领亚洲冷冻治疗潮流,这说明冷冻消融已经在亚洲地区蓬勃发展,一定会造福更多的亚洲癌症患者。他同时希望大家在冷冻治疗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学术探讨,为更多的肿瘤患者提供更多、更优的治疗方法。
十几年来,医院在冷冻治疗方面获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迄今为止,以副院长牛立志教授为首的医疗团队,已经完成了一万余例复杂的微创冷冻治疗。因在肿瘤冷冻领域成就突出,医院医院医生前来学习交流的阵地。冷冻消融疗法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也可应用某些小细胞性肺癌,特别是位于心脏大血管旁边的中央型肺癌,一旦进入Ⅲ期、Ⅳ期,手术不能进行了,治疗就非常困难,医院创新应用经皮冷冻消融疗法为患者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和延长生存期方面有很大的意义。
牛立志主任医师副教授暨南医院副院长
牛立志教授是我国著名肿瘤外科专家,国际冷冻治疗学会(ISC)副主席,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副主席,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得第四军医大学胸心外科博士学位。擅长肿瘤外科手术及微创冷冻治疗,在胰腺癌、肝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腹腔肿瘤等实体性肿瘤的微创治疗方面独树一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牛立志教授及其团队完成了一万余例复杂的微创冷冻治疗。以牛立志教授为核心的肿瘤微创治疗中心,在冷冻治疗肿瘤方面成就突出。目前,已对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医院医生及南方医科大学、湘雅医科大学等医生进行培训,并指导他们开展冷冻术。
周亮副主任肿瘤微创消融治疗专家
周亮副主任,擅长胸腹部肿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完成实体肿瘤微创消融治疗已七千余例。尤其擅长中央型肺癌、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实体肿瘤的经皮微创靶向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相关论文21篇,是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微创治疗分会委员。
梁冰副主任肿瘤微创消融治疗专家
梁冰副主任,从事肿瘤专科工作近20年,擅长各种肿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完成各种肿瘤微创消融手术三千余例。对肺癌、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实体肿瘤的氩氦刀、微波刀、纳米刀、碘粒子植入等微创消融治疗,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负责ICU及全院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会诊及协调管理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xg/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