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肿瘤发展西安交大相继完成世
近日,西安医院接连取得重要突破,先后完成了世界首例经皮肝静脉穿刺布加综合征合并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和全国首例复合式冷热消融技术治疗脊柱转移瘤。
世界首例经皮肝静脉穿刺布加综合征合并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由于患者病情特殊,交大诊疗团队在做好周密的术前准备及应急预案后,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实施了精准肝静脉穿刺。在保留穿刺导丝后,患者接受了经颈静脉穿刺路径对经皮肝静脉穿刺伤口的栓塞与封堵处理。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目前已顺利出院。
此病例在国际上十分罕见,在手术方式上突破创新,克服了原下腔静脉入路受阻,经颈静脉反向操作难度大的问题,简化了手术流程,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患者得到了最大获益。此次手术的完成标志着交大一附院在国际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式上完成了“经股静脉、颈静脉、肝静脉”三位一体的手术术式全覆盖。经权威查新机构检索,该病例手术处理方案在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
全国首例复合式冷热消融技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复合式冷热消融技术已在国内被应用于肝癌、肺癌及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此次,交大团队在国内率先采用微创技术-复合式冷热消融术为一名恶性肿瘤骶椎转移患者解除了病痛,遏制了肿瘤的发展。
该技术是骨肿瘤外科团队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脊柱转移瘤的特点进行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打破了该技术在脊柱肿瘤应用的限制,为脊柱肿瘤患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更多元、更优质的医疗技术。
西安医院是我国西北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卫健委委管大医院,在、医院绩效考核中均位居全国前列、西北第一。作为首批入围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全国仅11家)、中国罕见病联盟西北协作组及陕西省罕见病牵头单位,医院扛起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在谱写人民健康新篇章、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交大医学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学科齐全、名医荟萃、设备精良,为医学各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与临床实践提供优质的条件。
除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外,西安交大医学部还坐拥基础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医院)、口腔医学院(医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法医学院、护理学系等7个教学实体单位,临床医学、药理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等6个主要支撑学科纷纷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历经余年追求卓越,今天的交大医学部紧紧依托综合性大学理工学科和人文学科优势,以“扎根西部、服务国家、区域引领、世界一流”为定位和目标,在培育高层次医学人才、创建一流大学的医学学科路上奋力前行。
目前,学部共开设临床医学(五年制、5+3一体化、八年制侯宗濂医学实验班及留学生)、口腔医学(五年制、留学生)、预防医学(五年制)、法医学(五年制)、基础医学(五年制)、护理学、药学、制药工程、临床药学(五年制)等9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法医学5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基础医学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为学子的行医济世之路开辟了多条航向。
为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于年创办侯宗濂医学实验班,该班是以我国生理学奠基人、著名医学教育家侯宗濂先生命名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博贯通)。专业利用学科优势,促进文、理、医的交叉渗透,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秀教学团队的组建形成实验班“人才培养特区”,以切实提高实验班人才培养质量。
年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启动,年交大获批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着力培养新一代基础医学领军人才。该班采用先理后医(2+2+1),实施通识教育、大类基础、专业教育阶梯式递进的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全程导师制度(学业导师+学术导师)以及双院育人机制(学院+书院),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研思维及研究技能训练,开阔国际视野,厚植人文情怀,未来能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应对重大挑战,解决重大科学/临床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教育八十多年来,在徐佐夏、侯宗濂等大师的带领下,为国家培养出以尚天裕、韩启德、丛斌等为代表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6.3万余名,在生理学、地方病、皮肤病、病理生理学、口腔颌面外科、心血管疾病、法医学、肾肝移植、预防医学、药理学等领域取得丰硕研究成果,成为我国重要的高等医学教育、医疗、科研基地。
本次一系列突破的取得再次彰显了交大医学人胸怀“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和探索精神,未来,学校将继续情系民众健康,力争为“健康中国”贡献更多交大智慧。
欢迎广大学子报考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来此追求“生命之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gc/8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