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都冻得结冰高山滑雪先锋官带您体

眼镜都冻得结冰,寒气逼人,冷风呼啸,缆车在风中摇曳,穿梭在山地之间。2月4日一大早,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就从里到外更换了全部行头,羽绒裤、长款山地羽绒服、适合山地活动的厚毛衣,还有曾经陪伴记者去采访国外举办的冬奥会赛场的滑雪手套,目标:“雪飞燕”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记者早晨从延庆赛区所住的酒店驻地乘坐班车出发,经过近30分钟车程,抵达阪泉服务区综合中心换乘站。经过一段时间等待,再乘坐奔赴核心枢纽2号地的班车,寻找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场之路。一路之上,记者感到海拔在不断上升,路边到处都是北京冬奥会的气息。抵达2号地之后,记者就寻找高山滑雪中心缆车起始点。山地气温达到零下15摄氏度,这还是相对温暖的体感,几乎是瞬间,记者的眼镜被白雾覆盖,什么都看不清楚了。伴随着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们,记者同样乘坐缆车开拔……缆车还需要不断换乘,海拔越来越高,风越来越大,缆车保暖效果非常好,只是大风让缆车在风中摇曳……后来,当记者不断换乘之际,眼镜外围水蒸气冻成了冰。幸亏有工作人员认清了记者的媒体证件,才在最后缆车上山换乘点,拦住了记者,否则就直奔速度比赛山顶出发区了,那里只有运动员能够抵达。坐过了站的记者,又在山地之间寻找不同的缆车换乘线路,最终回到一个点位,找到了竞速区山地新闻中心。记者仅仅乘坐缆车就用了近15分钟,如果上到山顶出发区,需要近30分钟时间,可见高山滑雪中心之高。在整个北京冬奥会赛场,延庆赛区小海陀山是第一海拔,山顶出发区海拔高达米,而记者工作的高山滑雪竞速山地新闻中心海拔达到米。有趣的是,在寻找VMC竞速山地新闻中心时也费了一番周折,因为需要在一个大平台处乘坐扶梯,再乘坐电梯上到另外一个山地平台,远处才能看到一所白房子,那里就是竞速山地新闻中心。在它的旁边,就是观众看台区。因为记者眼镜已经完全花了,幸亏碰到了早就提前到达这里的央视记者同行,他们领着记者找到了这所白房子。伴随着音乐,以及四周的奥运五环标志,北京冬奥会来了!很酷的高山滑雪比赛即将上演。2月3日到2月5日,这里均进行男子高山速降训练,2月6日将诞生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男子高山速降金牌,这也是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首枚金牌。爽!透!酷!这就是记者体验北京冬奥会赛时高山滑雪赛场的第一感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gc/102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