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医院被评为国家认可的呼吸
1月16日,在第三届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上,公布了第十二批PCCM科规范化建医院认定结果,医院共有5家医院上榜。医院名列其中,顺利通过评审,成为国家认可的呼吸与危重症学科(PCCM)三级达标单位,这也是百色市通过此医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顺利通过评审,医院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已经符合国家标准,医院呼吸学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持续提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救治水平和呼吸慢病防治能力,特别对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防控和救治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这也是医院全面快速发展的缩影,医院长期致力于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提高科研教学能力、增强疑难危重症病例的处理能力,努力实现党建、文化、服务、医疗、教学、科研、学科、人才、信息、绩效“十位一体”协同发展,建成桂西地区急危重症、疑难杂症诊治及研究的区域中心,本次顺利通过评审必然会推动桂西地区呼吸学科技术迅速发展,造福一方百姓。
上一篇文章: 国际冷冻治疗学会第二十届国际冷冻学术 下一篇文章: 成都市都江堰市冰柜冷藏展示柜自动售卖机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具有区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呼吸学科于年独立建制,前身为呼吸内科,为顺应学科发展需要,于年9月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医院第三批重点建设学科,是中国哮喘联盟成员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呼吸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现配置:普通病房(72张床位)、RICU(6张床位)、门诊(专家、专科门诊)、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睡眠医学中心/睡眠呼吸监测室(4张床位)、综合雾化治疗室。呼吸学科在近10医院的大力支持,病床数由原来的50张扩张至目前总床数78张,由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一区、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二区、呼吸重症监护室组成,呼吸科年门诊量超过2-3万例次/年,开设了慢阻肺、哮喘、戒烟、肺小结节、鼾症等专业门诊和特色门诊。收治呼吸系统常见病及涉及多学科的疑难危重症,患者来自周边滇黔桂三省。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是百色地区第一家设施齐全,人员配备充足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医环境医护人员配备充足,梯队合理,现有医师15人,包括主任医师(教授)2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5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4人,3人为呼吸专科硕士学位,5人为研究生学历。多位专家分别在区内各级学术团体兼任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及学组委员等。科室负责人曾到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参访学习,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医务人员医院进修经历,熟练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各级医务人员在各国家级或省级刊物有多篇论文发表,近3年有11项厅市级在研课题顺利开展,有20余项新技术顺利开展,科室医务人员发表论文20余篇,并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科室睡眠中心引进国际先进的多导睡眠监测仪,为百色地区首家睡眠呼吸诊疗中心,现共有睡眠监测床位4张,每年完成睡眠呼吸监测余例,设有睡眠专病门诊和专家门诊。拥有4台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拥有各种型号的CPAP、Auto-CPAP、BiPAP、Auto-BiPAP呼吸机,以及不同型号、大小的鼻罩、鼻面罩,便于患者在压力滴定时选择最佳的机器。睡眠中心配备1名诊断医师及1名技师,均已到区内最先进的睡眠中心进修,熟练应用无创通气技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复杂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低通气综合征和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疾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成立于年,医院投入大量资金,在基础建设、设备购置及人员配置上均达到区内先进水平,现有床位6张,已成为全院呼吸危重症及内科急危重症救治平台。RICU收治的病种包括慢阻肺急性加重、重症哮喘、重症肺炎、肺栓塞、间质性肺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咯血、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等急危重症,甚至包括其他内科系统急危重症如重症白细胞、HIV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出血、重症恙虫病等。自开科以来病房使用率高达90%以上,患者来源于本院各个科室医院甚至外地转院的危重症患者。RICU具有国际先进的迈瑞有创呼吸机、瑞思迈无创呼吸机、费雪派克高流量氧疗湿化仪、亚低温治疗仪、床旁宾得高清电子支气管镜、等救治和监测设备。与多学科合作开展床旁肾脏替代治疗血(CRRT)、ECOM、IABP、床旁电子胃镜、肠镜等的诊断和治疗,为各系统危重症患者的成功救治提供了保障。科室相关设备科室于年建立了气管镜室,并开展了支气管镜检查与支气管肺泡灌洗,10余年来电子支气管镜室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有奥林巴斯BF-电子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宾得电子支气管镜、奥林巴斯可弯曲式电子胸腔内窥镜、氩等离子体凝固器、冷冻治疗仪等设备,可以进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粘膜活检、刷检、支气管肺泡灌洗(包括全肺灌洗)、经支气管肺活检、经支气管镜气道内异物取出、近2年可开展内镜3级手术如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胸腔镜胸膜活检、胸腔镜胸膜固定术等内镜下诊断和介入治疗。科室每年完成支气管镜检查余例,显著提高了肺部肿瘤性疾病、纵隔病变、周围结节性病变以及胸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医院各科室,尤其是胸外科、肿瘤科、感染性疾病科相关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肺部肿瘤、支气管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大力帮助,同时开展了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的相关实验室检验及病理检查,提高了诊断阳性率。此外,科室于年始已自行开展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或技术,并与检验科合作,开展了固体肺组织培养,对不明原因的肺部感染、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疗率明显提高,至今已开展相关活检逾例。-编辑:韦登高
审核:龙能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fangbj.com/ssfy/5934.html